首頁 原創(chuàng)速遞

我的于都情

2012-12-04 16:26

摘要:我的于都情 一送(里格)紅軍,(介支個)下了山, 秋風(里格)細雨,(介支個)纏綿綿. 山上(里格)野鹿,聲聲哀號叫, 樹樹(里格)梧桐,葉呀葉落光, 問一聲親人,紅軍啊, 幾時(里格)人馬,(介支個)再回山. 今年清明節(jié),我騎車山地車,從贛南師范學院出發(fā),一路唱著這首《十

    國家旅游地理12月4日(溫家祥)“一送(里格)紅軍,(介支個)下了山, 秋風(里格)細雨,(介支個)纏綿綿. 山上(里格)野鹿,聲聲哀號叫, 樹樹(里格)梧桐,葉呀葉落光, 問一聲親人,紅軍啊, 幾時(里格)人馬,(介支個)再回山. ……”

    今年清明節(jié),我騎著山地車,從贛南師范學院出發(fā),一路唱著這首《十送紅軍》,向著長征出發(fā)地——江西省于都縣出發(fā)了!

    帶著一個夢想,懷著一份向往,既然選擇了遠方,便只顧風雨兼程——只為尋找當年紅軍的足跡,只為那偉大的萬里長征第一渡——于都!

    雙腳生風,車在飛馳;細雨中,隱隱地,我知道于都在前方招手。通往于都的260國道,只不過是我面前的一座橋,橋的對面,隱隱地,我知道有一位故人在招手!于都的山呀真青,于都河水太深情!馬不停蹄地飛馳了大約三個小時后,于都——像我的夢中情人,終于被我一路卷來的風,緩緩地揭開了面紗——   于都,“山明川秀,地麗物繁”,名勝眾多,引人入勝。 “紅”、“綠”、“古”特色旅游景區(qū)10余處,如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――東門渡口、毛澤東舊居何屋、江西第一、江南第二大高山草場――于都屏山牧場、羅田巖摩崖石刻、于都縣重光寶塔公園等。而我主要目的地就是: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――東門渡口。

   進入于都縣城,已是中午;饑腸轆轆,雙腳麻木,全身也開始被雨水打濕。那時,雨越下越大,我胡亂尋個餐館,草草扒幾口飯,冒著大雨,費盡周折,終于找到了萬里長征地一渡——東門渡口!

   當書寫著“長征,從這里出發(fā)”的紀念碑矗立在我面前時,我的心似乎被雷擊中了。這就是我夢想的地方嗎?這就是我的長征情結(jié)所在嗎?這就是當年那一幕悲壯歷史的現(xiàn)場嗎?是的,看那碑,堅挺地矗立著,像一個巨人經(jīng)受無數(shù)歷史風雨的洗禮而屹立不倒!他站立的姿勢,壓迫著我的心胸;他磅礴的氣勢,如錢塘潮水涌來,演繹著崇高;他那風雨中的面容是莊嚴的雕像,是初生的嬰兒,是雄渾的于都河!
    是啊,請看,就在他的旁邊,于都河靜靜地訴說著他的歷史。于都河旁,躺著花草簇擁的東門渡口廣場,廣場上“長征二號”火箭時刻準備沖入云霄;旁邊是紀念館——可惜今日閉館,我只能隔璃而望。廣場旁邊有條路,路的另一邊是長征小學,我看見兩個紅領(lǐng)巾在雨中嬉戲,仰望……

    我不能忘記,我是怎樣一步步踩在當年紅軍所踩過的石階——現(xiàn)在依然保存著當年的原貌。我該怎樣描述那一塊塊歷史的石頭??!它們當年承受了多少英雄的重量,承受著滄桑歷史的重量;而后,又承載著多少希望的重量呀!大雨中,雄渾的于都河渾天一色。我一個人,閉著眼,腦海里回放著電影,一步步踏在了石階上。邁著沉重的步子,好像帶著歷史的鐐銬,又好像扛著歷史的重擔,緩緩地走近那個渡口。

    當年的浮橋已不復存在,在我眼前的只是那時留下的幾條渡船。立在河邊,身在雨中,放著電影,望著對岸,不禁熱淚盈眶,詩意涌來: “當年風雨今仍雨,雨客淚收天卻難。我問蒼天此何物,僅為普舊幾凡船?  ……“蘇區(qū)人民真好,于都人民真親”。廣場的石頭上刻著周恩來的“于都情”——何嘗不是我的于都情呢?!   

 
 
返回首頁
相關(guān)新聞
返回頂部